8月16日,第十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(CITE 2022)在深圳舉辦。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華,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、副廳長曲曉杰,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史惠康出席開幕式并先后致辭。
第十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(CITE 2022)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
史惠康在致辭中介紹,2021年,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突破14萬億元,同比增長14.7%,占工業營業收入比重達11.0%,已連續九年保持工業第一大行業地位。今年上半年,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.2%,高于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6.8個百分點,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史惠康表示,集成電路、新型顯示、5G、人工智能等領域技術創新密集涌現,超高清視頻、虛擬現實、先進計算等領域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,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日益深入,持續賦能經濟社會智能化轉型。
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廣東省第一大支柱產業
在開幕式上,曲曉杰在致辭中表示,當前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廣東省第一大支柱產業,廣東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電子信息產品生產制造基地、全球最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,并朝著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不斷邁進。
他介紹,2021年,廣東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4.56萬億元,占全國32.3%,已連續31年位居全國第一;廣東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有10家營收超1000億元,19家企業進入2021年中國制造業500強,24家企業進入2021年全國電子信息百強,33家企業進入2021年全國電子元器件百強,數量均居全國第一。
據了解,廣東推動制造強省、網絡強省、數字經濟強省建設,培育以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為代表的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,大力發展半導體及集成電路、消費電子、超高清視頻、硅能源等產業,將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進一步優化完善產業鏈供應鏈供給能力,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,引進重大項目,布局重大平臺,打造特色產業園區,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,使電子信息產業成為推動實體經濟提質增效、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、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。
張華在致辭中指出,十年來,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已成為享譽全球的行業盛會,是推動國內外電子信息產業交流合作的橋梁。今年以來,深圳出臺了“20+8”產業集群等系列政策,其中20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包括網絡與通信、智能終端、半導體和集成電路、超高清視頻、智能傳感器等5個電子信息領域的集群,占比達1/4。
張華表示,深圳將一如既往支持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的發展,進一步深化與國內外電子信息領域的企業、高校、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,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加快建設世界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高地。
南都灣財社記者從會上獲悉。2021年,深圳市電子信息制造業總產值達2.38萬億元,約占全國該行業規模的六分之一。
1400余家企業參展,萬余件新產品、新技術及新服務亮相
自2013年首次舉辦以來,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經過十年的不斷發展,現已成為亞洲規模最大、產業鏈最全、活動內容最豐富的、影響力提升最快的年度盛會。
本屆博覽會以“奮進十載 智創未來”為主題,展出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,設立了CITE主題館、新型顯示及應用館、元宇宙及虛擬現實技術專館、智電生活館、電子數字生活館、大數據云計算館、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集群館、智能駕駛及汽車技術館、基礎電子館等九大展館20大專業展區,吸引了中國長城、麒麟軟件、金山辦公、易捷行云、戴爾、海信、創維、瑞薩、工業富聯、英偉達、蔚來汽車等1400余家企業參展,萬余件新產品、新技術及新服務在展會上悉數亮相。
博覽會期間,還同步舉辦“5G+行業應用”“數字生活”“信息技術應用”“大數據應用”“超高清顯示技術”“集成電路”六大專業板塊垂直領域論壇,以及多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行業活動。
開幕峰會上,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、副總經理陳錫明,中國科學院院士、深圳國際量子研究院院長俞大鵬,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彭旭輝,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、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鄭永年等嘉賓圍繞網信產業、量子計算、新型顯示等電子信息產業熱點話題發表演講,全方位、深層次地把脈未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趨勢。
第十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創新金獎也在開幕峰會上發布。來自相關行業協會、顧問咨詢機構、權威媒體等20余位專家按照技術領先性、市場競爭性、設計新穎性、功能適用性、環保先進性等指標,進行嚴格評審,共評審出10項第十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金獎、81項第十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創新獎。
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:中國電子展會信息網(www.ludarts.com)